华体会首页(中国)官方网站

华体会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华体会首页 > 行业资讯
北京30套制水方案迎南水北调水源 建水质监测平台
来源:水务集团
发布时间:2014-05-05
浏览量:2887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首场报告会举行,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主任孙国升在介绍南水北调工程饮水安全保障时表示,水源区和沿线地方政府提前治理污染,制定多项保护措施,确保水质安全。进京后的水质构建三道防线防治突发性污染事件,另外,针对水质变化情况,确定了迎接南水北调水源的30多套制水工艺方案。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水质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的水质监测平台,增强水质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水源区和沿线多项保护措施 提前实现治污和生态建设目标

    孙国升说,南水北调工程成败在水质,为保障饮水安全,有关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加快水污染防治,提前实现治污和生态建设目标。在东线,原来沿线水污染非常严重,2000年36个控制断面中仅1个达标,绝大多数为V类或劣V类,部分河段水质指标超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经过10年治污,2012年36个断面全部达标,山东、江苏两省治污工作至少提前了15年。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中线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3省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两期规划,投资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关停污染企业2000多家,确保一渠清水北送,这也使当地水污染防治工作至少提前了5-10年。

    孙国升说,目前,丹江口水库现状水质总体保持优良,为Ⅰ-Ⅱ类,局部库湾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程度较高。中线取水口(河南南阳陶岔渠首)水质常年保持Ⅰ-Ⅱ类,中线干线全线采用明渠及管涵方式输水,进入北京后全部为地下管涵。可能有的同志担心在进京前的一千多公里明渠容易出现水污染,其实工程设计以打造清水走廊、绿色走廊为目标,采取了有效措施,能保证到京后保持为地表水Ⅱ类。一是在总干渠两侧设置截流沟和导流沟,防止外部洪沥水进入干渠,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在总干渠沿线两侧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开口线外两侧设置隔离带、架设防护网,防止人为污染;三是全线交叉的河道、公路、铁路和管线全部采用立交方式,确保污染物不进渠道;四是沿线建立水质监测网络系统和水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进京后水质建三道防线 30多套制水工艺方案迎南水北调水源

    孙国升说,在中线水质统一监测的基础上,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北京市专门构筑了“三道防线”,并建设相应的水质监测预警设施。第一道防线:当河北来水水质出现问题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问题水“不进京”;第二道防线: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问题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问题水“不进城”;第三道防线:当水厂取水口前水质发现问题时,停止取水,问题水“不进厂”。

    孙国升说,与此同时,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已提前着手水质适应性研究,2011年在丹江口库区建立了水处理试验基地,包括北京现有地表水厂的所有工艺,并将北京不同地区在用的供水管道运到基地,进行浸泡实验,研究管网的适应性问题。

    针对水质变化情况,确定了迎接南水北调水源的30多套制水工艺方案;到2013年底,改造和新建供水管网近1200公里,为确保江水进京后首都供水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北京市南水北调、水务、环保、卫生、自来水、海委、国调办中线局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了联合水质监测预警机制,随时掌握水质情况。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水质监督体系建设,按照“知名专家领衔、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自测与第三方平行检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开放的水质监测平台,增强水质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近期,兰州自来水管网苯污染事件,也让我们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水质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孙国升表示。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